当前位置: 100md首页 > 医学版 > 医学资料 > 资料下载2012 > 新经筋疗法--快乐女医生(乔丽红) > 正文
编号:12306776
肩前面痛证-斜角肌肉.doc
http://www.100md.com
新经筋疗法--快乐女医生(乔丽红),经筋新疗法文字资料
    参见附件(34901kb)。

    斜角肌:

    1. 斜角肌解剖: 前斜角肌起于C3-C6颈椎横突,止于第1肋骨的内缘。中斜角肌起于2-6个颈椎横突,止于第1肋上面,后斜角肌起于C5-C7颈椎横突,止于第2肋骨外侧。

    作用是屈颈并使颈轻度旋转,辅助呼吸。

    颈椎疾患出现咳嗽痛,即咳嗽使疼痛加重就是此肌肉痉挛造成。

    2.斜角肌痛征的主要肌肉辩证:

    a.主要症状: 肩部疼痛,伴手部肿胀,特别是早晨起床,胳膊举过头,痛症减轻.

    b.次要症状:咳嗽使疼痛加重,有时半夜痛醒,胳膊或手麻,按揉肩膀无效,颈、肩、背均酸困,不适,有时胸痛。

    c.疼痛传导情况:

    有传导,疼痛传播情况 ,向手指和整个手传导和臂丛神经的压迫有关

    关。

    d.和手阳明经筋和手少阳经筋关系密切。

    e.治疗方法: 因为三条斜角肌比较小,解剖位置较深。所以,触摸有点难度。我的临床经验是后斜角肌发生问题较多,所以在患侧的C5-C6-C7横突和棘突旁找压痛点,大部分肌肉很僵硬,有的因为肌肉痉挛下陷,手下如硬钢丝状,所以从颈5-颈7的横突附近处理比较多见,点刺,放血,拔罐,对第一肋的斜角肌止点不要处理,因为接近肺尖,容易误伤肺。所以,处理横突附近的点和肌腹的结灶比较安全,或在第5-第7颈椎棘突旁开2.5cm向脊椎方向45°倾斜,刺到骨膜,刺到骨膜以后再作穿插动作来回提三次。如果没有刺到骨膜,就不要盲目提插针了,刺完以后,拔罐,烤电,烤电时。注意保护头,给后脑上盖块布,否则易头晕。用手也可以在颈椎侧沿着肌肉方向细心寻找,找到结以后,用1寸针灸针固定病灶去行刺,也可垂直于横突,把病灶固定在横突上垂直90度进针。拔完罐以后,有的出黄水或黑血,少量。手法要轻,因为颈部解剖关系复杂,血管丰富,不要误伤,不要盲目的提插针。记住这二种刺法。

    e.穴位: 阳明经的井穴位点刺放血,灵骨,太白,会宗均有效。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DOC附件(34901kb)